【移民心理學】移民的「負面清單」
移民離港,餘生押注在一個地方,總不能天天食買玩,正如生活在香港,豈能日日逛大型商場直落山頂看夜景?捫心自問,若日照時間只有幾小時搞到要吃維他命防抑鬱、陰濕迷濛天氣弄至心情低落;沒有「對面七仔、樓下超市」的方便,簡單買件東西也要以車代步;遭別人側目時即思疑是否種族歧視;風光如畫終有一天會看厭,同聲同氣總有一天會掛住。這些,你真心OK?
直接或間接推銷一個地方的影片、電影,什至已移民的朋友公開美好生活,統統也千挑萬揀,選最好那秒給你看,有時為營造某種感覺,更要微調一下,那個美好將來就更像樣。
說了這麼多,一句到尾:移民不是旅行。單程機票的旅程,到埗後不能說走便走,更殘酷現實是,一兩年後、什至數十年後,你仍然忍受着這個地方的「負面清單」,要解決方法有兩個,一是適應,一是啞忍。除了金錢,你願意為自己日後理想生活承受多少苦楚?
做移民顧問多年,港人以往離港原因,不一而足,但這兩年,迫使港人決心離開的原因,一隻手數完。我常說,移民前先問3個W,第一個便是Why(為什麼)。
何以移民,影響移民目的地。為小朋友、為他們學好英文,英美澳加一定是首選。若為退休生活、為年老時的醫療照顧,往泰國、荷蘭去才是王道。
第二個W,就是When(何時)。以往,部分移民手續搞上半年至幾年,BNO VISA批出,加拿大開放式工作簽證,即批即走,但統統有死線。但有些國家你肯付鈔近乎擁有永居身分,如愛爾蘭、葡萄牙,你不用急著走,要入籍才啟程。Why and Where鎖定第三個W,即Where(哪裏)、移民目的地,答案可以是一個甚至幾個。
移民如選校,沒有最好的學校,只有最適合的學校。所以,先放下社交媒體的風光明媚,想想自己為什麼走(Why)、最早最遲可以或一定要走(When),以選出最適合自己和家人的地方(Where)。
*本站之內容由作者所提供,並不代表本站的立場。因此本站對所有博客的立場、真實性、準確性及完整性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